晶品轉:近日海關數據顯示,受價格競爭以及電動汽車制造商和其他高科技行業海外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2023年中國稀土出口量較上年增長7.3%。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全球*大的稀土生產國去年向國外出口了 52,307 噸稀土,這是 2018 年以來的*高水平。
分析師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風電和變頻空調的快速發展,稀土需求回升。這些礦物還廣泛用于激光器、軍事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
中國一直在爭奪關鍵礦產的控制權,去年對鍺、鎵和一些用于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電池的石墨產品實施了出口限制。
這加劇了人們對稀土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的擔憂,刺激了購買熱潮。
歐洲和美國正在努力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精煉產量的近90%。
然而,需求的增長滯后于供應的增長,去年大部分時間對價格構成壓力,盡管去年 9 月緬甸采礦暫停引發的供應中斷擔憂將價格推至 20 個月高位。
中國將2023年稀土開采配額定為25.5萬噸,年度冶煉分離配額為24.385萬噸,均較上年增長超過20%。
咨詢公司上海有色金屬市場(SMM)的數據顯示,去年底氧化鐠釹現貨價格較上年同期下跌34%,至每噸45.75萬元。
海關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17種稀土礦產出口量環比下降18.2%,至3,439噸。比 2022 年 12 月下降了 20%。
上個月中國稀土進口量同比增長45%至16,381噸,而2023年進口總量同比增長44.8%至175,85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