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品轉: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在位于光谷華工科技園的中石化江鉆石油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鉆公司”)武漢生產基地看到,數字化產線上在制造各種規格的金剛石鉆頭。其生產的金剛石鉆頭,助力我國首個萬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累計完成進尺4152米。
一員工在觀察金剛石復合片鉆頭自動焊接過程中熔池情況。
按照石油開采行業的標準,4500米~6000米的井深為深井,6000米~9000米為超深井,超過9000米為特深井,井深越深,開發的難度就越大。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深地塔科1井”設計垂直井深11100米,這個數字是中國陸上勘探此前從未到達過的深度,遠超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鉆探過程中,累計重量達2000多噸的鉆頭、鉆桿、套管等設備將深入地下,穿透包括白堊系在內的10多個地層,直達儲油層。而在萬米井深的地下探尋寶藏,金剛石鉆頭就是敲開堅硬地層的“神器”。
工作人員手持焊槍,使用銀釬焊絲焊接金剛石復合片。
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徐磊介紹,打油井的鉆頭要在堅硬的巖層上開洞,不僅要靠“鉆勁”,還得有“磨勁”,全靠鉆頭上嵌有的圓片狀的超硬材料,行業內稱之為金剛石復合片,靠這種金剛石復合片才能鉆穿或磨穿巖層。作為擁有國內最大金剛石鉆頭數字化生產線的江鉆公司,2023年7月研制出第一顆8萬個大氣壓的復合片,鋒利如牙齒一般,既高強耐磨,又高韌抗沖。“8萬個大氣壓就相當于8頭10噸重的大象站在一個指甲蓋上產生的壓強,這個壓力等級是非常高的”。
江鉆公司研制出的8萬個大氣壓的復合片,相當于8頭10噸重的大象站在一個指甲蓋上產生的壓強。復合片鋒利如牙齒一般,既高強耐磨,又高韌抗沖。
據了解,江鉆公司是武漢的首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是亞洲最大的石油鉆頭制造商,其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多年保持在65%以上,國際市場遠銷美國、伊朗、俄羅斯等31個國家和地區。
在國內最大金剛石鉆頭數字化生產線,AGV小車在轉運鉆頭毛坯。
一工作人員進行金剛石鉆頭加工的編程參數調整。
工作人員進行基準測量,確保產品加工精度。
員工進行金剛石鉆頭齒孔的精磨加工。
五軸加工中心銑削完成后鉆頭半成品。
金剛石成品鉆頭吊裝裝箱。